自1976年從加工業轉型為採用OEM形式(即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)之中小型零鑄件的鑄造廠,除幫浦、針車、震動馬達、交通器材、工具機、工業機械之減速機及齒輪箱外,亦生產農業機械零鑄件、汽機車零鑄件(如排氣管)、流量計零鑄件、紡織機零鑄件,及油壓零鑄件等各種工業機械零件,主要生產材質為球墨鑄鐵(佔60%公司營收比)及灰口鑄鐵(佔40%公司營收比),目前主要市場100%供國內使用。
敝公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,承接各式少量多樣之零鑄件需求,亦可隨客戶要求進行材質與模具之微調、修正,提供更多製作彈性,使產品更富多元、獨特、細緻,並憑藉早年從事加工業之經驗,協助完善客戶加工方面之需求。


公司轉型背景及轉型帶來的優勢
為因應國際能源總署於2021年宣布的「2050淨零: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(Net Zero by 2050: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)」,政府於2022年3月訂定、規劃出符合國內情勢之淨零路徑圖「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」,以利台灣接軌國際,並更有效減少碳排放對環境之衝擊。台灣製造部門除順應2050淨零碳排趨勢,亦面臨歐盟將在2023~2024年間課徵碳邊境稅之衝擊、及我國即將開始徵收之碳費問題;因此,製造部門如何完整盤查企業碳排、制定減碳策略,甚至更進一步規劃減碳路徑圖,成為各製造業重大考驗。
綜觀全球局勢,敝公司致力進行產業轉型、廠區升級,迎合未來低碳化、數據自動化、智慧製造之趨勢,發順緣佳里廠區現正逐步調整智能製造之流程、適應生產變化,往智能製造之後續階段邁進。智能製造,是近年數位化趨勢崛起後興起的重要議題,亦是自動化生產與AI人工智能的結合,由企業內部開始數位化進程(數位化→數位優化→數位轉型),同步轉移至生產現場,搭配智能感測於現場蒐集數據後,企業因應數據執行對策,使生產數據更加透明、精確,並藉由自動連接至ERP系統內,幫助發掘潛在問題(如設備維修、即時偵錯、預防異常)、提高生產效率與產能、確保生產品質。
時間軸簡介
● 1976年從加工業轉型,以手工造模為主踏入鑄造業。達成工業1.0機械化
● 2023年8月佳里廠區自動化產線建成,產品質量及產能提升。達成工業2.0自動化
● 未來持續往工業3.0資訊化─「將經驗和資訊整理、量化」,及工業4.0智慧化─「結合工業3.0之量化經驗、配合AI完善生產線」之方向精進、邁進

